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烟台大学药学院拥有多个教学科研团队,2006年获批“药物筛选与评价”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1年获批“药剂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分子药理和药物筛选与评价”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是2011年我省高校唯一批准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烟台大学首次获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2013年,“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十二五”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烟台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是烟台大学第一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绿叶制药集团以烟台大学教师为技术骨干建设的“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2015年“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2018年,“药学”学科获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2020年1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6月,药学上榜最新的软科2020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10月,药学院科研和教学实验室整体搬迁至新建的烟台大学实验中心,12月,获批山东省首批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药学)和山东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2022年,“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良好”通过评估;2023年,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评估。

学院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及省、市各类科研项目,同时重视企业合作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及市厅级等各类纵向课题共计150多项,纵向到账总经费约1.75亿元,横向课题70余项。另外,学院教师在共建单位绿叶制药主持或参与多项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新药研发项目的研发,部分已经获批上市。这些充分体现了学院各学科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所具备的竞争实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为我院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近年来,学院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146篇,其中发表SCI论文862篇;申请发明专利140项,授权专利95项,其中2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实现专利转化11项。

学院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如第十三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第十六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药物递释系统研究高端论坛等大会,获得了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与国内诸多药学领域排名顶尖的大学及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得合作科研项目多项,聘请多位一流学者为名誉、特聘、客座教授。

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用”结合,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绿叶制药集团强大的科研条件和实践经验与药学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利用科研优势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基于烟台大学-绿叶制药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平台,由药学院教师主持研发的三款新药先后于中美上市,分别是:新药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瑞欣妥®),该药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展全球注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微球制剂国家1类创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若欣林®该药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新药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金悠平®)该药是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完成上市产品七叶皂苷钠、血脂康等基础研究支持药物临床推广,累计增加销售超过10亿元。(相关数据截止至2024年10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