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潜心学术 勇于挑战——药学院9名学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近日,药学院共有9名学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2021级本科生科研团队在任春光老师指导下取得重要研究突破,李浩、张素素等7位同学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TOP,IF 8.5)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展现了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

《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刊,创刊于1979年。该杂志自出版发行以来,致力于聚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和前沿进展,一直是天然大分子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之一,被收录于国际知名权威数据库SCIE。

A89B2

丁璐瑶、张素素、李浩、孟志、崔本科、张仁龙(左三至右三)与指导老师合影

创面修复研究方面,由张仁龙、张素素、丁璐瑶、崔本科、孟志豪和孙增钰6位同学针对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临床难题—过度活性氧、细菌感染和组织缺氧,创新性地开发了多种功能化水凝胶敷料并进行了系统理化特性和功能表征,体内评估显示构建的水凝胶伤口敷料展现出优异的促愈合性能,为复杂创面管理提供了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新型解决方案。

在环境治理领域,针对新污染物尤其是抗生素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李浩同学另辟蹊径,设计出新型水凝胶珠吸附材料,突破了传统水凝胶珠机械强度差和重复利用率低等局限性,实现了水体抗生素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为应对新污染物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药学院青年教师谭深鹏和李凤团队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应用化学国际版》(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CI一区TOP,IF=16.9)撰写并发表论文,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玉政为文章第一作者,谭深鹏博士和李凤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题为“Chalcogen-Bonding-Enabled,Light-Driven Decarboxylative Oxygenation of Amino Acid Derivatives and Short Peptides Using O2”的研究论文。相关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C6C6

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玉政

《应用化学国际版》由德国化学学会(GDCh)出版,创刊于1962年。作为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涵盖了化学学科的各个分支,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等。

本研究提出利用反向催化策略,即路易斯碱性的二苯基二硒醚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活化羧酸的催化模式,在光照和有氧条件下,成功实现多肽分子的选择性C-末端酰胺/酰亚胺修饰。该催化策略不仅实现了脱羧氧化反应由过渡金属催化到主族元素的弱相互作用催化的模式转变,而且实现传统途径无法完成的反应。

药学院2022级研究生卢嘉国为第一作者,王洪波教授、殷齐坤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在《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药物化学Top期刊)发表“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Pyrazolopyridine Derivatives as Novel Calreticulin (CALR) Ligands That Inhibi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via Inducing Calcium Overloading”论文,在钙网蛋白配体研发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泰山学者工程、山东省青创团队等多个项目的支持。

15418

药学院2022级研究生卢嘉国

《药物化学杂志》由美国化学学会(ACS)出版,创刊于1959年,是药物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该期刊聚焦于新药研发全链条研究,涵盖药物分子设计、药物-靶标相互作用、药物代谢与毒理学评估等核心内容,学术地位居于医学大类一区和药物化学小类一区TOP期刊。

课题组通过对CALR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含48个新型吡唑并吡啶类衍生物的CALR配体库。通过在其母核7位和9位引入多样化末端基团(如苯乙酮和丙酰氯类似物),并在1位扩展取代基多样性(如吗啉基、醛基和羟基)以讨论化合物与CALR结合的构效关系。其中,化合物2a被发现具有高亲和力(Kd= 2.6μM)及强效抗TNBC活性(IC50= 0.1μM)。机制上,化合物2a能在体外及细胞内结合CALR的N端结构域,通过TMCO1通道引起内质网钙离子的释放,诱导TNBC钙超载和细胞凋亡。体内研究表明,2a能显著抑制小鼠模型中TNBC异种移植瘤的生长(IR=84.3%,20mg/kg,i.p.),并无明显蓄积毒性。该研究发现了首个结合模式明确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CALR配体,为化学靶向CALR用于TNBC的治疗提供了化学新分子与理论基础。

原文链接:https://www.ytu.edu.cn/info/1047/19837.htm

审核:赵显伟   责任编辑:葛玲君



回到顶部